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寓意是什么,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网是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的。
关于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寓意是什么,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网以及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寓意是什么,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和寓意,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网,狐假虎威文言文百度百科,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注释原文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及寓意是什么,狐假虎威文言文翻译古诗文网
狐假虎威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后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狐假虎威》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狐假虎威》翻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上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上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狐假虎威》的寓意
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
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文言文狐假虎威的意思
1. 文言文狐假虎威寓意
寓意: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借以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白话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狐假虎威) 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此文出自战国·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431353966刘向《战国策·楚策一》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
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
《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是游说辞总集,几乎所有纵横家谋士的言行都在此书。
有三大特点:一智谋细,二虚实间,三文辞妙。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
《史记》有九十卷的史料直接取自于《战国策》的史料。
但《战国策》许多记载并不可靠,司桐念马迁在《苏秦传》后曰“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末年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沛县(今属江苏)人。
汉皇族楚元王刘交四世孙。
宣帝时,为谏大夫。
元帝时,任宗正。
刘向采集舜禹以致汉代史实,分类编撰而成的一部书,原书三十卷,今存十卷,由北宋曾巩校订,记载了相传是宋玉对楚王问的话,列举了楚国流行歌曲《下里巴人》、《阳阿》、《薤露》等,说是“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2. 古文《狐假虎威》的意思
【典 故】
荆宣王问群臣(狐假虎威!)
【原文】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
【译文】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扒族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
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
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
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春轮弊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
’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
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
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
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头鼠窜。
’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
他们走没多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
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但他并不知道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狡狐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 提示 ]
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
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决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
把戏一旦被戳(chuō)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
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决不会有好的下场。
3. 文言文狐假虎威的翻译
原文: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掌管百兽的,现在你吃掉我,就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如果)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故事
4. 狐假虎威的文言文的意思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 *** 亚 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篇一: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战国策》文言文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23763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
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字词翻译(狐假虎威)假:假借,凭借。
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它野兽。
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去欺压别人。
(虎求百兽而食之)求:寻求,寻找。
(子无敢食我也)子:你。
无:不。
(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ang):同“掌”,掌管。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然:对的,正确的。
遂:前进,前往。
(故遂与之行)遂:于是。
(兽见之皆走)走:逃跑。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畏:害怕。
后来人多以“狐假虎威”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带贬义。
如以下例子:返回查字典首页查字典教育门户微信查字典教育系列app【篇二:文言文《狐假虎威》翻译】,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经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
5. 文言文 狐假虎威翻译
原文 荆宣王[1]问群臣曰:“吾闻北方[2]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
江乙对曰:“虎求[3]百兽而食[4]之,得狐。
狐曰:‘子[5]无敢[6]食我也!天帝[7]使[8]我长[9]百兽,今子食我,是逆[10]天命也。
子以[11]我为不信[12],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13]乎?’虎以为[14]然[15],故[16]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17]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选自《战国策·楚策》注释 [1] 荆宣王:楚宣王。
[2] 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的一些小诸侯国。
[3] 求 :寻求,寻找。
[4] 食:吃。
[5] 子:你。
[6] 无敢:不敢。
[7] 天帝:上天。
[8] 使:派遣。
[9] 长(zhǎng):长官,首领。
这里作动词,意为“做……首领”。
[10] 逆,违抗。
[11] 以……为……:认为……是……。
[12] 不信:不真实,不可靠。
[13] 走:逃跑。
[14] 以为:认为。
[15] 然:真的,正确的。
[16] 故:所以。
[17] 畏:害怕。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
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
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
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9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