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成语故事是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的。  关于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成语故事以及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有哪些,不耻下问成语故事,不耻下问的典故,不耻下问的故事和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是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的。

  关于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以及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有哪些,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的典故,不耻下问的故事和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知识: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和典故的区别,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下面整理了不耻下问的成语故事和典故,供大家参考。

不耻下问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

  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

  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

  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不耻下问典故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

  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

  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

  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不耻下问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不耻下问】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不耻下问成语。

  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

  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

  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正音]  问;不能读作“wén”。

   [辨形]  耻;不能写作“尺”。

   [近义]   不矜不伐 谦虚谨慎 功成不居

   [反义]   好为人师 骄傲自满 居功自傲

   [用法]  用作褒义。

  形容虚心求教。

  一般作主语、谓语、宾语。

   [结构]  动宾式。

   [例句]   当干部的要~;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英译]   stoop to ask questions from common people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

  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

  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

  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

  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弯基谥号。

  

   百科解释如下: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成语,语出《论语》。

  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目录 成语资料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成语示例

  

英汉词典解释

   >&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成语资料[回目录]

      词 目:不耻下问

      发 音: bù chǐ xià wèn

   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

释 义: 耻:以……为耻。

  下:一层,就是低下和差的意思,但是这个低下和差不是对别人的低下,而是把要请教的人提高,把自己放低。

  你向别人请教问题,那他就是你的老师。

  “问”埋老谨。

  

  

      用 法: 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错 用: 常误用为同学朋友同事之间讨论问题或请教长者

      错误理解 :常会理解为不顾自己颜面羞耻低三下四地问别人问题。

  

成语出处[回目录]

      出 处: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成语故事[回目录]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遵奉他为天生的最有学问的“圣人”。

  然而孔子认为:“余非生而知之者含睁,(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知礼也。

  ’”

     太庙,是国君的祖庙。

  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

  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

  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

  ’”(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县东南十里西邹集。

  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

  )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

  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

   孔文子

   孔文子

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

  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

  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成语“不耻下问”就是从孔子的这句话来的。

  现在我们用来形容一个人谦虚、好学,真诚地向别人提问请教,不耻下问。

  

成语示例[回目录]

      示例 : 阁下既 不耻下问 ,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 清·刘鹗《老残游记》 第七回

      译: 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 不耻下问 ,全方位的汲取营养。

  

      造句:不耻下问 是我们都需要学习的精神,这也是勇敢正确的表现。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善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 不耻下问 ,择善者从,冀闻道也。

  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给予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座右,以昭炯戒。

  ”

      译文: 王生好学,但没有方法。

  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王生(对此感到)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它,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一无所得’,学习重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凭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走了。

  

     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态度)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51413.htm

  

   SOSO百科地址: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ui.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95853.html

(0)
小仓的头像小仓

相关推荐

  • 什么人最容易被借调 领导让我借调是赶我走吗

      什么人最容易被借调?是能力突出,对团体具有突出工作;平时与领导关系好的人;运气特别好的。关于什么人最容易被借调以及什么人最容易被借调到国企,什么样的人会被借调,为什么会被借调,长期借调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借调容易还是调动容易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领导让我借调是赶我走吗 …

    2023年11月28日
    0
  • 广州口碑最好的职业学校 广东前十名的职业技术学院

    有粉丝问,想去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哪些专科院校比较强?今天这篇文章,特别对广东、专科强校,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希望能给填专科志愿的粉丝朋友,提供一些参考。后续还会对浙江、江苏的专科强校,进行系统分析!怎么判断,广东考生最喜欢的专科院校?录取分数,学校投档线,是最关键的指标!哪个专…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15日
    0
  • 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 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

      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是“倒装句”是跟正常语序不一致的句子的。  关于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以及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英语,倒装句是什么意思举例,文言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语文倒装句是什么意思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6日
    0
  • 古代交友的典范——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

     管仲和鲍叔牙患难之交“朋友”二字说出来容易,但是要想做好,那就得守住一个“义”字。这回我们讲一对春秋时期的好朋友,故事的主人公是管仲和鲍叔牙。现在有一个成语叫管鲍之交,用来形容两个人关系特别铁,说的就是他们。但在现实中,或许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管饱之交”。管鲍之交之所以珍…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4日
    0
  • 99年属什么生肖(1999年出生属什么)

    大家好,若是你对99年属什么生肖,和99年的属什么不是很明白,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下面就来解答关于99年属什么生肖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开始吧!文章目录1、99年的属什么2、99年属什么生肖3、1999年是属什么的4、1999年出生属什…

    2023年12月17日
    0
  • 银子多少钱一克(现在银的价格是多少钱1克)

    银子多少钱一克(现在银的价格是多少钱1克)今天银价是:大厂一号1795元/斤(3.59元/克),99银1775元/斤(3.55元/克),银价每天都有所浮动。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zengt…

    2023年12月2日
    0
  • 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推导,奇数段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

      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推导,奇数段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是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a=[(x4+x5+x6)-(x1+x2+x3)]/[T^2]的。  关于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推导,奇数段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以及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推导,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中的T,奇数段逐差法求加速度公式,高中物理逐差法求加速…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26日
    0
  • 日剧软件哪个最全是免费的 可以看日剧的视频软件有哪些

    随着发展,现在电视行业能给大家提供的优秀电视作品越来越多。而且现在大家不仅喜欢观看一些国内的电视剧,像一些国外的优秀作品,大家也非常喜欢观看。那么大家知道日剧软件哪个最全是免费的吗?当然在众多电视剧中就有一些小伙伴比较喜欢观看日剧。当然对于日本的电视剧风格也是非常柔和的。以下几款就是小编找到的几款…

    2023年12月12日
    0
  • 手工制作圣诞贺卡(5个漂亮的圣诞贺卡制作教程!)

    5个漂亮的圣诞贺卡制作教程,赶紧收藏起来!下面这些卡片创意,可以延伸到元旦贺卡哦!接下来也会出格元旦贺卡教程,敬请期待。折纸圣诞树【所需材料】卡纸,折纸,双面胶,剪刀,各种装饰品胶纸圣诞卡【所需材料】各种彩色胶纸,卡纸,树枝这个很适合幼儿哦!针…

    网络快讯 2023年11月15日
    0
  • 一升等于多少斤(一升水有多重)

    一升等于多少斤(一升水有多重) 根据体积和重量的划算公式,一升水=1千克=两斤水,也就是说一升水等于2斤水。如果是油、酒等,比水的密度小,那么1升油<2斤;如果是盐水、牛奶等,比水的密度大,一升水的重量大约是1kg。升是体积单位,一般用来计量液体,比如:水、油、瓶装液体等物质。点击输入…

    网络快讯 2023年12月3日
    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