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有段话令我印象深刻。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里的希望就是鲁迅先生核心思想所在,也是他所有作品的基石,他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站起来,毁坏这铁屋子。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持下,鲁迅先生奋笔疾书,写下了诸多的小说,杂文。其中有两本书最能概括他的思想。
第一本,狂人日记——制度的腐朽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本白话文小说,小说以狂人的视角,见证了周围各类人流露出的思想疟疾:有权欺负没权的,有钱的欺负没钱的,丈夫欺负媳妇,媳妇欺负孩子,哥哥欺负弟弟,弟弟欺负家里的小狗,小狗出去欺负陌生人。这是一套自上而下流传了上千年的封建吃人体系,制度的罪恶影响这每一个人,而生活在制度下的却永远发觉不了,因为他们自身也是这种制度的推行者,所以在小说结尾鲁迅先生发出呐喊,救救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更是旧制度的终结者,新制度的制定者。
第二本,阿Q正传——人格的衰落
这本书也是通过阿Q的视角,阿Q的遭遇展现封建社会下的人生百态。不过这本书的重点不是制度,而是个人。
阿Q是个奇人,这种人我从未曾见过,而且在历史上也没有找出类似的人,因为阿Q已经超越个人的范畴,在他身上展现的是一种人格的多重性,说白了就是好多人的思想同时集中在了阿Q身上,阿Q是国民思想的领袖。
所以阿Q的诞生,不仅仅表明封建制度的顽固,同时也表现处于封建制度下那些人的思想的迂腐。
而当阿Q把每一种思想通过行动向外部世界展现的时候,我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思,我究竟是不是阿Q的一份子,究竟是不是也在无形中造就着这样一个阿Q呢?
这两本书分别鞭策的制度和人,鲁迅先生的其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这两本书的衍生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这两本书,对于理解鲁迅,或者理解其他作品帮助极大,当然,更为主要还是了解鲁迅先生思想,反思我们当前社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kuoji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81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