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在北大教授李零著作的《丧家狗》里,他提到,“巧言令色”,孔子最讨厌。孔子认为,这种人最缺乏“仁”。
“巧言”,言是言语。巧舌如簧、能说会道、善于用言辞讨别人喜欢,孔子叫“佞”。孔子对“佞”是骂不绝口。
从另一句话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态度。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是孔子的重要概念,是指道德高尚的人。“讷于言”,就是不会说话,“敏于行”,即行动敏捷,做事快。孔子反对“佞”、反对“巧言”,主张“讷”、主张“言之不出”,喜欢不说话、少说话的人,即闷葫芦似的人。
为什么呢?这里原因有二,一个是如果能说会道,就会总跟别人辩驳,而屡屡地被人憎恨,不积仁德;另一方面,说易行难,说多了做不到,就是耻辱(“耻躬之不逮也”),所以他反对一个人多说话、会说话,喜欢“仁而不佞”的人,如弟子冉雍,并评价这位弟子“雍也可使南面”,即他的德行可以做官了。
而冉雍做官后,的确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荀子提到冉雍时,将他跟孔子并列。(旬子《儒效篇》中写道:“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子弓即是冉雍)
“令色”,色是脸色(古人叫颜色)、外表的样子。《李夫人不欲见帝》中说,“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驰,爱驰则恩绝。”其实以色相动人不是女人的特权,男人也有深通此道者。他们打躬作揖、点头哈腰、眉飞色舞,以谄媚之姿态阿谀逢迎、溜须拍马,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样的人很假,表里不一,所以孔子深恶痛绝。
孔子也不喜欢嘴上没把门的人、情绪激动的人,如心直口快的弟子仲由。
“巧言“的反面是“讷”,“令色”的反面是“木”,即无表情,好像木头疙瘩。他喜欢的是木讷之人,认为木讷之人才近于仁。
其实不止是孔子,在圣人眼中,多说话是“口业”,释迦牟尼也总沉默不语,他说:“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71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