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哈尔滨饮食的特点,私以为“包容”这个词可以胜任。哈尔滨的饮食文化结构可以说非常多元化,以东北地方菜、鲁菜、京菜为主,当然还有特色的俄式西餐。
说到哈尔滨这种多元的饮食文化,就不得不说起这座城市的人口构成,哈尔滨市的居民以汉族为主,早前,这座城市的很多中国人都是闯关东过来的,其中多为山东省与河北省移民。
二十世纪初的两次世界大战,让全球数亿人卷入战争,当时很多外国侨民来到了哈尔滨,其中俄侨占多数,据相关资料记载,到1922年,流亡到哈尔滨的俄国人有15.5万人。
哈尔滨人受外乡人、外国侨民饮食习俗的影响,饮食文化变得丰富而包容,除了锅包肉、白肉血肠、粘豆包、大碴子等,还有大列巴,红肠,格瓦斯,古力斯蛋糕,伏特加酒,黑豆蜜酒等纷纷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每次到哈尔滨几乎必吃这几种美食,当然是仅供大家参考,毕竟每个人的口味不同,就比如我特别喜欢喝格瓦斯,这种用面包发酵的饮料喝起来带有一股香味,但也有朋友说味道难闻,表示很难接受这种口味。
红肠
红肠是俄罗斯风味的欧式肠。这种采用传统原木熏制的红肠,香味浓郁,咸淡适宜,油而不腻,吃起来满口留香。一般这种问当地朋友去哪买准没错,有哈尔滨肉联红肠、秋林里道斯红肠和老哈红肠。
据了解,红肠是在1913年由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把包括红肠、干肠、小肚、茶肠等许多品种的红肠制造技术传到中国。
“大列巴”面包
哈尔滨一大怪,大面包像锅盖。这句俗语很形象地表达出“大列巴”(读dà liě ba)面包的特点,那就是大!直径达25厘米以上,每个约2.5千克。这种面包用独特的炭烤工艺,再加上存贮时间长的特点,深受不少人的喜爱,其中以秋林公司生产的大面包最为著名。
因此不少到哈尔滨的游客都会购买一点,带回去送给朋友。不过,这种又干又硬的大列巴面包,说实话,倒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吃不惯的,最好不要买。
秋林格瓦斯
一种用面包干发酵酿制而成的含低度酒精的饮料,颜色近似啤酒而略呈红色,酸甜正好,略微带有一股发酵的味道,酒精含量只有1%左右。现在大多数城市的超市里都有格瓦斯,品牌不一,网上也有卖的,不去哈尔滨也可以喝到。
锅包肉
哈尔滨作为锅包肉的起源地,肯定要尝一尝,原名锅爆肉,色泽金黄,味道酸甜。光绪年间始创自哈尔滨道台府府尹杜学赢厨师郑兴文之手。
锅包肉这道东北菜,可以说来来回回吃了无数次,虽说是一道东北菜,但在东北的各个地区口味都不一样。
辽宁的锅包肉里会用番茄酱,吉林地区有些饭店的锅包肉肉片薄如蝉翼,在哈尔滨吃锅包肉的话,当地朋友会说,哈尔滨只有一家锅包肉最正宗,这个大家查一下就知道了。
东北炖菜
东北炖菜,菜量大,很实惠,雅俗共赏。东北人喜好炖菜,比较有名的:小鸡炖蘑菇、鲶鱼炖茄子、得莫力炖活鱼、排骨炖豆角、猪肉炖粉条等等。
这次去吃了铁锅小鸡炖土豆,鲶鱼炖茄子,还有现贴的大饼子,花卷,跟在长春吃的一样,喜欢吃炖菜的可以尝尝,不过油是真的大!
马迭尔冰棍
马迭尔冰棍可以说是哈尔滨最知名的冷饮之一,每次去都要排队,可见火爆程度。马迭尔在俄语中为现代时髦的意思。
马迭尔冰棍吃起来“奶大”“甜香”,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永远有人在中央大街上拿着冰棍边走边吃,这其中就有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哈尔滨中央大街被誉为“哈尔滨第一街”,几乎大多数到哈尔滨来的游客都会到中央大街上走一走,逛一逛,中央大街上不仅有各种艺术风格的建筑,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
在中央大街上,有那种夜市小摊,摊位很多是雪花啤酒蓝色的搭配,在以哈啤闻名的哈尔滨,竟然是雪花啤酒的冠名。
小吃都是比较常见的,铁板大鱿鱼,烤豆皮。
小摊上还有烤肉串,炸薯塔。
韩式的鱼饼。
各种老式面包、肉松面包。这类夜市小吃,基本上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尝几样当地朋友推荐的就差不多了。
哈尔滨虽然还没有到冬天,大街上已经出现了冰糖葫芦的身影,山楂的,草莓的,葡萄的,橘子的,酸酸甜甜,冰凉沁心。
在哈尔滨逛吃,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这也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曾有人如此概括哈尔滨饮食的特点,“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7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