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唐朝的开放程度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在鼎盛时期的长安城里,那简直就是商贾云集,人流如潮,各色人种齐聚一堂,共享太平盛世。
在这些不同肤色的人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达官贵人的身后,跟着肤色黝黑的奴仆。一眼就能辨认出这些奴仆非中原人士,他们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昆仑奴”。
拥有昆仑奴成为了当时的时尚,如果权势显赫之人家中没有几个昆仑奴,那是很驳面子的事情。
当时的长安城里流行着一句话:“昆仑奴,新罗婢。”意思就是说,奴仆要用昆仑的,婢女要用新罗的。新罗也就是指唐时朝鲜境内的一个小国家,“新罗婢”就是指来自朝鲜的婢女。新罗婢心灵手巧,勤快懂事,大方识礼,深受主人喜爱。
那么,为什么“昆仑奴”也那么受唐朝人喜欢呢?他们究竟来自哪里?
一、昆仑奴是哪里人?
一提到昆仑奴,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来自昆仑山。其实不是,在唐朝,“昆仑”一词除了指地名之外,还泛指黑色的物体。所以,昆仑奴泛指黑色的奴仆。
我国历史上的昆仑奴,大都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属于尼格里托人,俗称“矮黑人”。其皮肤黝黑程度远胜中原人。当然,还有一部分昆仑奴来自非洲。这些奴仆都是从当时活跃的奴隶市场买来的,也有一部分昆仑奴是被外国使团进贡而来,或者他们原本是外国人的奴仆,来到中原后就留下来了。
二、昆仑奴有什么特点?
昆仑奴一般身材不高,“皆卷发黑身”,身体强壮。上身赤裸,只在肩上斜耷拉着一条帛带,下身穿短裤或横扎围布,赤脚。
昆仑奴大都拥有一副强健身板,力大如牛,吃苦耐劳,性情温顺,任劳任怨,脏活累活全然不惧,而且对主人忠心耿耿,死心塌地。
三、昆仑奴忠心护主的故事。
话说唐朝时期有一个兵部官员名叫崔玉,家里养了一个昆仑奴磨勒,跟了崔玉有些年头了,将崔玉视作再生父母,极为忠心。
有一天,汾阳王郭子仪请崔玉前去喝酒,席间,郭子仪为了显摆,叫出了自己年轻美貌的妻子红绡陪酒。但崔玉不胜酒力,两杯下肚后就喝不下去了。郭子仪为了助兴,专门请红绡向崔玉敬酒,非得让崔玉将酒喝下去不可。
可是这个崔玉在喝酒时居然和红绡对上眼了,双方一见倾心,互生爱慕。
在离开汾阳王府的时候,红绡特地送大家出来,崔玉为了多看红绡一眼,特意留在了最后离开。
当崔玉正欲离去时,红绡叫住了他,伸出了三个手指,然后将五指摊开,冲着崔玉翻了三次手掌,指了指自己胸前的小圆镜。
崔玉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以致茶饭不思,日渐消瘦。昆仑奴磨勒心疼主人,关切的询问崔玉心中有何焦虑。崔玉想,这磨勒也跟了我多年了,不妨给他说说。
于是崔玉就一五一十地将前往郭子仪府中喝酒,遇到红绡的事告诉了磨勒。磨勒抚掌大笑,说:“主人,其实这是红绡姑娘在约你呢。”崔玉问到:“何以见得?”磨勒说:“三个指头,表示红绡姑娘住在第三个院子,手掌翻三下并指向小圆镜,是表示15日那天,在月圆之夜与你相会。”
崔玉大喜,原来如此。但随即一筹莫展,说:“汾阳王府深宅大院,我如何进去呢?”磨勒回答说:“这个主人就不必担心了,我自有办法。”
到了约定时间,磨勒让崔玉伏在他的背上,施展轻功,翻墙越屋,健步如飞,不一会儿就到了红绡的院子,放下崔玉后说:“主人,你尽管和红绡姑娘约会,我在院门口替你放哨。”
等到崔玉和红绡约会完毕后,磨勒又将崔玉背在背上,原路返回。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崔玉和红绡就更加离不开了。崔玉干脆叫磨勒将红绡背回自己府中,既免去路途辛苦,又不用担惊受怕,还可以一劳永逸。
第二天,郭子仪就发现红绡不见了,着人满城寻找无果。一段时间后,汾阳王府的人就忘了此事了。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最终还是被郭子仪知道了。不过,郭子仪不愧为将军,心胸开阔,成全了崔玉和红绡,但提出必须将本领高强的磨勒送他使用。
可是这个磨勒偏偏是个死心眼,死活不答应跟随郭子仪。无奈之下,郭子仪只得下令抓捕。众人将磨勒团团围住,箭如雨下,磨勒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隔档射过来的箭矢,“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
崔玉后来和红绡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但磨勒从此消失,再没现身。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故事。不过,由此也足见昆仑奴的能干,以及对主人的忠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http://www.cangchou.com/)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93315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作者小仓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0799159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angchou.com/166529.html